杳无音讯网杳无音讯网

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 5-6月或再迎供给高峰——2022年4月地方债观察

1、新增行节多维度解析2022年4月地方债发行特征

2022年4月,专项债发奏放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缓月或再政策指引下,迎供月地2022年1-3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明显,高观察但在维持一季度的峰年方债高位发行后,4月发行有所放缓,新增行节单月发行规模降至1038.3亿元。专项债发奏放2022年1-4月合计来看,缓月或再地方债合计发行2.11万亿元,迎供月地明显多于2021年同期的高观察1.67万亿元。

在经历2022年2-3月的峰年方债“沉寂”后,4月新型再融资债再次发行。新增行节2022年4月涉及到募集资金用途变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专项债发奏放再融资债规模为377.2亿元,全部由北京市发行。缓月或再

发行期限与发行利率:2022年4月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环比下降,为11.18年,但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且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同时,2022年4月地方债的加权票面利率环比下降至2.95%,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从2022年4月新增专项债的投向来看,以项目收益专项债为例:

1)基建类投向的项目收益专项债规模为412.20亿元,占比52.3%;

2)棚改专项债、社会事业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分别为122.25亿元、118.57亿元,占比分别为15.5%、15.0%;

3)辽宁省发行今年首只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也是2021年9月后首次发行),或意味着补充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的重启。

2、发行展望:5-6月或迎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

政策指引下,5-6月或迎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4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江西主持召开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要求,“……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政策的实施,都要靠前安排和加快节奏,上半年要大头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从2022年5-6月各地区已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5-6月计划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合计4119.7亿元,其中5月计划发行规模3278.78亿元。此外,5-6月份再融资债的计划发行规模明显增加。

3、投资策略:对于银行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以10年期地方债为例,2020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相较于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稳定在25BP左右,但自2022年以来利差有所下移,4月利差已下降至17BP;

综合地方债流动性和各机构配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对于银行自营、保险、券商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不达预期;政策落地不达预期。

稳增长诉求下,2022年新增专项债再次提前到1月发行,全年3.65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与上年持平。政策指引下,2022年1-3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明显,但在维持一季度的高位发行后,4月发行有所放缓,单月发行规模降至1038.3亿元。

2022年4月的地方债发行有何特征?未来的发行节奏会怎样?当前地方债的配置价值如何?本文带您一一解读。

1

多维度解析2022年4月地方债发行特征

1.1 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

2022年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放缓。稳增长诉求下,2022年新增专项债再次提前到1月发行,全年3.65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与上年持平。政策指引下,2022年1-3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明显,但在维持一季度的高位发行后,4月发行有所放缓(或与提前批额度发行接近尾声有关),单月发行规模降至1038.3亿元。2022年1-4月合计来看,地方债合计发行2.11万亿元,明显多于2021年同期的1.67万亿元。

按新增债、再融资债的分类来看,2022年4月地方新增债合计发行1208.0亿元,显著低于3月水平(4925.3亿元),且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3399.2亿元);2022年4月地方再融资债发行规模为1634.1亿元,高于3月水平(1261.3亿元),但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4359.1亿元)。

按一般债和专项债的分类来看,2022年4月专项债合计发行1898.3亿元,低于3月水平(4900.9亿元),较2021年同期发行规模(3439.0亿元)大幅下降;2022年4月一般债合计发行943.7亿元,低于3月水平(1285.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发行规模(4319.2亿元)明显减少;2022年4月专项债发行占比为66.8%,较2021年4月(44.3%)显著提高。

2022年1-4月合计来看,地方债合计发行2.11万亿元,明显多于2021年同期的1.67万亿元。按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一般再融资债、专项再融资债划分来看,2022年/2021年1-4月各类地方债分别发行2890.5亿元/1443.1亿元、14018.9亿元/2320.1亿元、1679.6亿元/8086.6亿元、2499.2亿元/4859.5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1-4月新增债尤其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放量明显,而再融资债发行偏少。

今年1-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2022年1-4月,新增一般债发行2890.53亿元(占全年限额的40.1%),发行进度慢于2020年同期(52.1%);新增专项债发行14018.91亿元(占全年限额的38.4%),发行进度快于2020年同期(30.7%);而2021年同期新增债整体发行规模较小、发行节奏较慢。

在经历2022年2-3月的“沉寂”后,4月新型再融资债再次发行。从2020年12月开始,部分再融资债募集资金用途表述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该部分资金或部分承担“置换债”的功能,用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根据我们的统计,2022年4月涉及到募集资金用途变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规模为377.2亿元,全部由北京市发行。根据1月13日新华财经报道 :“2021年10月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先后被纳入全国全域无隐性债务第一批试点省市,前期广东省和上海市已率先启动试点工作。近日,有消息称,北京市也即将启动试点工作”。继1月发行了849.2亿元的新型再融资债后,本次北京市再次发行377.2亿元的新型再融资债,或为持续助力其“全域无隐性债务”目标的实现。

整体来看,2020年12月以来涉及到募集资金用途变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合计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10346.6亿元),其中北京(3147.5亿元)、广东(1121.1亿元)重庆和辽宁(500.0亿元,并列第三位)地区新型再融资债的发行规模位列前三。

对于2022年4月的地方债发行,分地区来看,河南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为544.22亿元,位居各地区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502.85亿元)、江苏(351.17亿元)和黑龙江(306.91亿元)等地区。对于新增专项债,河南发行最多,单月发行447.91亿元,河北(135.35亿元)、辽宁(135.00亿元)和北京(63.40亿元)等地区的发行规模也相对靠前。

2022年1-4月合计来看,广东(不含深圳)地方债发行规模为1727.00亿元,位居各地区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1570.97亿元)、山东(1505.19亿元,不含青岛)和河南(1404.07亿元)等地区。从新增专项债来看,广东(不含深圳)发行新增专项债1572.00亿元、发行最多,其次是山东(1203.00亿元,不含青岛)、河南(1120.00亿元)和浙江(954.00亿元,不含宁波)。

1.2 地方债2022年4月的加权发行期限为11.18年

受新增专项债发行放缓的影响,2022年4月地方债加权发行期限环比下降,为11.18年,但仍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10.56年),且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14.07年)。

从地方债各期限发行规模的占比分布来看,2022年4月的15年及以上超长期限地方债发行占比为25.3%,较2021年同期(19.4%)有所提升。3年以下/3/5/年期地方债发行占比分别为1.0%、12.8%、18.0%,也均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0.0%、0.8%、13.0%)。而7/10年期地方债发行占比分别为14.1%和28.8%,较2021年同期皆有所下降(22.8%和44.1%)。

1.3 地方债2022年4月的加权票面利率为2.95%

我们统计了各月地方债发行加权票面利率(按发债规模进行加权)。伴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中枢下移, 2022年4月,地方债的加权票面利率环比下降至2.95%,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48%)。

分地区来看,多数省市2022年1-4月发行的地方债期限较2021年1-4月拉长的同时,发行成本却同比有所下降。除黑龙江、北京外,其他各地区2022年1-4月的地方债发行期限相较于去年同期皆有所拉长,而发行成本相较于去年同期则有所下降。

1.4 新增专项债中,2022年4月基建类投向占比为52.3%

从新增专项债的投向来看,以项目收益专项债为例(单只普通专项债的投向较为宽泛,不便于统计),2022年4月发行的项目收益专项债(788.02亿元)中,基建类投向规模为412.20亿元,占比52.3%,棚改专项债、社会事业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分别为122.25亿元、118.57亿元,占比分别为15.5%、15.0%。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4月14日辽宁省发行了一只项目收益专项债用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135亿元,占比17.1%)。4月6号,李克强在国常会上表示 ,要“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增强银行信贷能力”。本次辽宁省发行今年首只135亿元的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也是2021年9月后首次发行的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或意味着补充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的重启。

将2022年1-4月合计来看,2022年1-4月有70.1%的项目收益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较2021年同期(占比66.1%)有所提升,同时社会事业专项债占比为8.6%,较2021年同期(占比5.4%)有所提升。此外,棚改专项债、工业/产业园区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占比分别为16.1%、3.7%、1.4%,较2021年同期皆有所下降(18.5%、4.9%、5.1%)。

对2022年1-4月基建领域的项目收益专项债具体投向来看,各月的具体投向分布较为稳定,其中4月因发行较少,民生服务领域占比较3月扩大至90.1%。1-4月民生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占比分别为43.0%、23.3%、18.4%,合计占比超8成,与去年同期(仅4月发行基建领域的项目收益专项债)相比,民生服务领域占比明显扩大。此外,农林水利领域占比也达13.4%,还有少数专项债投向了生态环保、冷链物流设施等领域。

2

 发行展望:5-6月或迎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

稳增长诉求下,2022年1.46 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限额提前下达,剩余限额也已下达完毕,全年3.65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与上年持平。2022年4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表示,去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地方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大部分已发行完毕,3月30日财政部又向各地下达了剩余的新增专项债券限额。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2022年新增专项地方债额度为3.6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

政策指引下,5-6月或迎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3月29日,李克强在国常会上表示“要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4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江西主持召开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要求,“……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政策的实施,都要靠前安排和加快节奏,上半年要大头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考虑到1-4月新增专项债发行占全年限额仅38.4%,结合地方早发行、早使用的政策指引,5-6月或迎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

从专项债券的投向来看,4月12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也指出,2022年专项债券在继续重点用于9大领域的同时,也将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新基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等领域或成为专项债券未来重要投向。

从2022年5-6月各地区已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5-6月计划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合计4119.7亿元,其中5月计划发行规模3278.78亿元。此外,5-6月份再融资债的计划发行规模明显增加。

考虑到2022年地方债的到期规模进一步增加(2.76万亿元)+或用于隐性债务化解的新型再融资债的继续发行,2022年的再融资债发行规模可能会继续创造新高。

3

投资策略:对于银行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3.1 地方债发行利率从较基准上浮25BP左右有所下移

地方债发行利率从较基准上浮25BP左右有所下移。以10年期地方债为例,2020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相较于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稳定在25BP左右,但自2022年以来利差有所下移,4月利差已下降至17BP。

根据2022年1月24日财联社报道 ,“近日部分经济强省通知承销商,拟将地方债发行利差降至10BP,即票面利率区间下限在国债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BP,此前下限为国债基准利率+15BP”。

2022年4月,地方债的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环比有所下行。

分地区来看,浙江(544.30亿元,不含宁波)、江苏(408.39亿元)和湖南(372.70亿元)地区2022年4月的地方债成交量位居前三,西藏(5.6%)、宁波(4.0%)和浙江(3.5%,不含宁波)地区2022年4月的地方债成交换手率位居前三。

3.2 对于银行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综合地方债流动性和各机构配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对于银行自营、保险、券商自营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依然有较大的配置价值。

对于银行自营来说,考虑享受税收优惠(免征所得税和增值税)和风险权重占比低(20%)的优势,当前10年期和15年期地方债的实际收益率(扣除税收和风险权重)明显优于10年期国债、国开债、铁道债等。

对于保险、券商自营来说,扣除税收后,当前10年期和15年期地方债的实际收益率也优于10年期国债、国开债、铁道债等。

对于资管(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机构来说,和5年AAA中短期票据、10年期铁道债等相比,扣除税收后,当前10年期和15年期地方债的配置性价比相对不高。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放松不达预期;政策落地不达预期。

赞(4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杳无音讯网 » 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 5-6月或再迎供给高峰——2022年4月地方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