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释放何种重要信号?!

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释放何种重要信号?

时间:2025-07-07 16:25:51 来源:杳无音讯网 作者:娱乐 阅读:211次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中美种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元首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巴厘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从会谈前后透露的晤释信息看,会晤深入坦诚,放何具有建设性,信号达成诸多重要共识,中美种重凸显双方保持高层战略沟通的元首重要性,更凸显中美关系在维护、巴厘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大局中的晤释关键作用。

11月14日下午,放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信号图/新华

会晤创下多个“首次”

此次元首会晤创下多个“首次”,中美种重既是元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元首的首次见面,也是巴厘二十大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的首场重大会晤;既是2021年拜登就任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习近平与拜登时隔五年首次线下会面。两位领导人的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17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习近平会见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国际社会对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抱有高度关注和期待,中美双方也为此做了大量努力。过去一年多里,两国元首已五次通过视频或电话方式进行交流,就共同关心的一系列双边及国际事务广泛交换意见,为此次线下会晤打下了基础。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宕、地缘安全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全球治理挑战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两国领导人能实现线下交往,显然能为国际社会注入稳定积极的信号。

从两国国内视角看,此次元首会晤的时机更为特殊。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重申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方多次表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方致力于与美方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探讨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不久前,美国也迎来了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民主党表现好于预期,拜登政府一定程度上“渡过了”这场中期考核,正信心满满规划执政后半期的内政外交。

在早前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拜登政府以战略文件的方式描画了未来十年的大国竞争图景,并将中国视为其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以何种方式应对中国挑战,显然将成为拜登政府未来两年的重中之重。可以说,站在各自新的发展起点上,两国都存在打造新的互动交往模式的迫切需求,以塑造更加有利的战略环境。两国元首会晤对于谋划下一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言,可谓恰逢其时。

至少释放三重信号

在三个多小时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就一系列问题坦诚深入交换看法,至少释放出三重信号。

第一,元首外交仍是两国关系把舵定向、行稳致远的关键钥匙。观察中美两国50年交往史,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于,当两国关系遭遇重大危机或关键时刻时,往往是由领导人的战略远见与智慧予以化解或应对。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是对立对抗,还是对话合作?是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是关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乃至国际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确本国的发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确同他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中美两国不仅需要通过持续战略沟通澄清误解、增进互信、扫除障碍,更需要就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勾画蓝图、把舵定向,这是中美作为两个大国的应有担当,更是政治家应做出的明智战略选择。

第二,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而是命运与共的伙伴关系。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继承延续了特朗普的所谓对华“遗产”,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最为重要的地缘战略挑战,主动挑起对华意识形态战,加大围堵遏压,选“中”还是选“美”似乎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难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我们关心,世界各国都关心。”在全球多重危机叠加爆发的背景下,中美如果陷入对立对抗乃至发生冲突,只会将人类社会引入更加黯淡无光的深渊。

然而,中美关系从来就不只有这一个选项。过去五十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两国从接触、建交走到今天,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经济衰退、地缘冲突、粮食和能源危机、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面前,惟有中美携手合作才有可能为世界找到出路。拜登总统对此非常清楚,也多次表示希望与中方开展建设性合作,更主动要求举行元首会晤,这本身就表明合作共赢才是中美关系的应有之义。而美国一些人试图推动中美“脱钩”“断链”,完全违背两国关系和时代发展潮流,更无助于两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三,中美关系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亟待双方相向而行。当前,中美关系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历史叙事被人为歪曲,发展方向面临被进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存在严重误判,中国观、利益观、竞争观出现严重偏差,由此制定的对华政策自然严重偏离正确轨道。美方一方面谈双边关系重要性,多次做出“四不一无意”的承诺,另一方面又玩文字游戏,提出所谓“三分法”“三点论”“护栏论”“民主对抗威权论”。这种又拉又打的行为令中方感到愤怒,令世界各国感到困惑不解,对中美关系贻害深远。美方需进行认真反思,摘下有色眼镜,停止打压遏制做法,纠正严重损害中方权益的错误。

中方多次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避免误解误判,推动中美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这是两国关系走出困境的前提条件。在这次会晤中,两国元首责成双方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刚刚达成的重要共识,同意双方外交和财金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两国元首还同意继续保持经常性联系。这些共识非常重要,有望指引两国关系下一步方向,双方应采取切实行动,尽快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中美两国从接触、建交走到今天,历经50多年风风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经验也有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番话语言辞恳切,充分体现中方对两国关系发展历史的敬畏和尊重。

作为亲历中美交往过程的美国领导人,拜登早在1979年就作为参议员来到中国,至今共四次访华,对中国留下深刻友好印象。他曾是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投票赞同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也曾积极拥护“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军力的法案,等等。2011年访华时,拜登表示,一个繁荣的中国将更需要美国产品,也将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中国的发展繁荣符合美国利益。

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至关重要的是汲取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提供切实保障。在此次元首会晤中,拜登再次表示,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希望美方能不忘两国交往初心,将这些承诺真正落到实地,与中方一道共同谱写新时代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假冒“连花”系列药品在市场上出现,以岭药业:保留追责权
  • 北京启动中央企业、市属单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达成六项新成果
  • 樊纲:建设以新疆为主要载体的上合自贸试验区已具基础性条件
  • 不动摇、不走样,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当前疫情防控热点
  • 财经TOP10|小鹏亏损面持续扩大,留给娃哈哈时间不多了,黄光裕夫妇套现9.6亿港元 以解国美燃眉之急?
  • 农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加大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 亚信科技四款数智产品入选Forrester《中国数据管理生态系统导航报告》
推荐内容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 张晓燕:稳增长预期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
  •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在京举行 尚福林:进一步提升金融数字化水平是大势所趋
  • 农业农村部:务实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 2022软科中国应用经济学学科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位居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