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年内202家港股上市公司斥资750亿港元回购 金额同比大增160%!

年内202家港股上市公司斥资750亿港元回购 金额同比大增160%

时间:2025-07-07 17:44:58 来源:杳无音讯网 作者:时尚 阅读:251次

本报记者 许 洁

港股回购浪潮仍在持续,年内10月19日晚间,家港金额超过4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股上港元《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同花顺数据发现,市公司斥从10月19日至10月20日记者发稿,资亿有44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共计耗资约5.84亿港元,同比其中,大增以2.36亿港元位列第一,年内位居第二,家港金额太古股份、股上港元紧随其后。市公司斥

此外,资亿同花顺数据显示,回购今年以来港股已有202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同比2021年同期为157家,同比增长约29%;回购总金额达750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88亿港元,同比大增160%。

从数据来看,无疑是回购大户,年初至今回购金额达245亿港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26亿港元。腾讯控股不但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之最,也达到其历史上的回购金额之最。

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表示:“目前,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经创下了港股自2002年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金额最大的就是腾讯控股,其去年同期回购金额只有26亿港元,今年的回购金额涨了近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中的药明生物回购活跃,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生物技术类公司。从10月初至今,药明生物共有9次回购,斥资17.72亿港元。“药明生物大手笔回购还挺令人意外,因为其自有现金流看起来并不是很充裕。”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那么,腾讯控股后续会不会继续回购?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腾讯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已进入财报静默期。”

谢宗博表示:“上市公司在做出股票回购的决定时,要重点考虑资金来源,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回购,回购的比例要适中,不能对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流造成影响。有的公司回购之后,本身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与回购前没有大的改善,反而因为回购导致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明显下降,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维护股价的作用,甚至还会进一步拖垮公司业绩,影响市值。”

除了提振信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还会对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陈达直言:“港股公司回购的含金量其实很高。因为港股市场回购的这部分股票要全部注销掉,不再流通,其实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对于港股市场火热的回购现象,谢宗博提醒称,“企业做出股票回购的决策,必须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利益方利用回购行为来实现非法利益。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设置财务门槛,避免公司有不切实际的回购行为。”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金融16条出炉!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市场解读七大看点
  • 老太坐老伴三轮车摔伤医保不报?官方:事故未报公安交管部门,老伴应担责
  • 首批4家中国企业GDR亮相瑞交所 境外直接融资渠道深度扩展
  • 携手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 租得起与住得好 破局青年人的租房痛点
  • 朱老六发布2022年半年报 料酒收入同比下降超四成,还要新增1500吨产能?
  • 险资看好下半年权益市场配置价值
  • 中国航天专家:我们并不追求成为人类在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
推荐内容
  • 虎头局持续关店并考虑开放加盟,创始人这样回应
  • 《中餐厅6》定档,尹正突发声:别用耳朵认识一个人
  • 杭州通报“22岁女孩加班猝死”核查情况:企业在用工管理上存不规范行为
  • 晶科科技扣非四连降仍募34.5亿扩产 前十大股东七家减持一年套现超30亿
  • 拿地赶超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销售跻身前五,半年收租76亿
  • 澳前总理陆克文在《环球时报》撰文:管控战略竞争,维护中美关系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