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社论:让产业界扮演“两岸润滑剂”角色
原标题:台报社论:让产业界扮演“两岸润滑剂”角色
台湾《工商时报》5月28日刊登社论,台报题为《因势利导,社论色让产业界扮演“两岸润滑剂”角色》。让产润滑
文章称,业界接任台湾地区工业总会(工总)理事长不久的扮演联华神通集团董事长苗丰强语重心长地强调,不论是两岸从企业还是产业的角度而言,两岸应和平、剂角合作、台报共存,社论色且两岸始终有面对面沟通的让产润滑需要与必要。
苗丰强期许,业界工总可以在当前两岸关系“断链”下扮演“润滑剂”的扮演角色。他也进一步阐述,两岸面对两岸关系,剂角产业界的台报做法就是务实地希望能够在确保和平的前提下,经由双方合作、共存,以发挥两岸产业垂直整合与水平分工的经营综效。
他提醒包括台当局在内的产业界“局外人”,从数据来看,即使目前有不少台商受到疫情的冲击,但迄今工总仍有几万家会员厂商在大陆投资。而且,台湾地区对大陆,不论是经贸或是投资额的占比都仍超过25%,也坐实了在台商的苦心经营下,大陆对于高度仰赖进出口贸易的岛内经济而言,其实既扮演了有助于提升台湾地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中心”角色,同时也成为能持续垫高台湾地区生产总值(GDP)量能的“利润中心”了!
文章评析,很难想象一个所谓的执政团队,可以无视过去30年来,造就台岛经济繁荣、民众所得持续垫高的地缘优势的产业营运模式,却基于偏执的政治理念,采取有违自由市场经济的反向操作模式,致使产业界陷入两岸“断链”的人为危机和营运风险的集体焦虑。
文章称,另外一个有待检视的事例,则是台立法机构5月20日通过所谓的“国安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修法,这在第一时间引发工商业界的忧虑。工总因而不得不于23日紧急召集台积电、联发科等18家重量级高科技厂商举行视频会议,针对“两法”中存有非常多不确定法律定义与范围,提出三大建言,以免影响未来厂商接受政府补助或委托进行技术合作的意愿,甚至影响到企业本身的营运与研发。
文章总结道,工总理事长最近频繁地提建言、促交流,如果台当局团队仍傲慢地坚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则攀附“印太经济框架”却不可得的教训形同警钟。反之,如能因势利导,让产业界扮演“润滑剂”的角色,则创造双赢共荣的前景也就不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