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医疗“新基建”加速产品放量,A股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前三季业绩增长显著 正文
时间:2025-07-09 17:36:3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随着三季报发布期的到来,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成绩单”相继出炉。其中医疗设备巨头依旧领跑,多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0%。10月27日晚
炒股就看,新基建权威,医疗医疗业绩专业,加速及时,产品全面,放量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器械企业前季
随着三季报发布期的增长到来,A股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成绩单”相继出炉。显著其中医疗设备巨头依旧领跑,新基建多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0%。医疗医疗业绩
10月27日晚,加速迈瑞医疗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产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96亿元,放量同比增长20.13%,器械企业前季实现净利润81.02亿元,增长同比增长21.6%。前三季度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80.02亿元的净利水平。
此外,据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33.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76.09%。
不同细分赛道的医疗器械企业前三季度业绩也十分乐观。致力于内镜市场的、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3.4亿元和2.81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55.77%和22.55%;专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的前三季度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49.53%。
业绩上升成趋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已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超九成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均实现增长,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方面,迈瑞医疗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多家企业净利润涨幅均超过50%。
据此前开立医疗于10月25日接待机构调研披露的信息,开立医疗2022年前三季度超声收入约8亿,同比增长约20%;软镜收入约3.3-3.4亿,同比增长约60%;硬镜收入接近4000万,同比增长约300%;内镜下治疗器具业务收入约4400万,同比下降约17%。并且,随着公司收入体量迈上新台阶,公司业绩的规模效应继续显现,单三季度的净利润实现超过130%的增长,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随着三季度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企业业绩有所增加。单季度看,海泰新光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73.88%;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82.37%,创下单季度净利润新高,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惠泰医疗第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和1.0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分别达14.31%与10.47%。对于业绩增长,惠泰医疗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各类产品线的入院,提升与经销商的合作,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所致。
“医疗器械公司业绩上涨主要源于订单增加。相关数据显示,三季度前两个月合计订单量显著提升,从订单结构来看,医院端需求强劲。”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但企业正处于蓄力阶段,未来有望改善。例如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81亿元,同比增长22%。德邦证券认为,随着公司前期的战略调整,国产化AED等多个产品于今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2023年有望迎来收获,拉动公司整体收入重新回归增长。
澳华内镜第三季度营收1.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1百万元,同比下滑70%。澳华内镜表示,利润下降主要为产品升级,加强市场推广所致。具体来看,与2021第三季度相比,公司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由21%提升至26%,管理费用率也由18%提升至20%。
产品加速放量
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大。同时,2020年开始的医疗“新基建”不断为医疗器械行业加码,提供新增量。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7168亿元。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明确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并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基础。
政策利好加快国产替代进口步伐。以消化内镜市场为例,近年来国产化率从5%快速提升至21%。指出,随着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在CMOS、差异化染色技术以及医工结合下的持续迭代,国内产品在产品技术端逐渐接近海外水平,加之长期的品牌建设,国内三级医院接受度逐步提升。
澳华内镜是国内软管式内窥镜龙头厂商。2018年公司AQ-200高端产品推出,渠道逐渐由二级医院向空间更大的三级医院切换。截至2020年底,澳华内镜覆盖公立三甲医院数量已超过两百家。据了解,澳华内镜具有4K高清成像等功能的AQ-300预计将于第四季度进院试用,年底拿证上市,主要针对三级医院进行销售。
此外,医疗设备采购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有望加速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其中明确提及对医院“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
10月10日,迈瑞医疗在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称,截至目前,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预计和公司产品相关的贷款需求将超过200亿元,极大提升了业绩目标达成的确定性。
目前,包括迈瑞医疗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发布针对政府贴息支持医疗新基建改造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
认为,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德邦证券表示,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资金将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预计未来3年国内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将加速释放,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个人养老人生的报表1|健康的家庭财务报表需补齐哪项?2025-07-09 17:26
公司法人变更的流程有哪些?变更费用需要多少?2025-07-09 17:22
口罩生产公司应该如何注册?2025-07-09 16:52
卢湾注册公司时同一个法人可以注册几家公司2025-07-09 16:38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的“生意经”2025-07-09 16:01
二轮猴币领取时间2025-07-09 15:56
猪八戒精通三十六变但他不敢变什么东西?(精细物)2025-07-09 15:53
《金鸡报福》大师生肖纪念币大全北京首发2025-07-09 15:49
外盘头条:联储官员已准备好摆脱大幅加息 Rivian员工投诉汽车生产存在安全违规 FTX称欠前50名债权人31亿美元2025-07-09 15:46
最大邮币卡交易平台被封 谨防邮币卡骗局2025-07-09 15:26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2025-07-09 17:31
邮票上的包公不再“黑”脸 发行两天已大涨四倍2025-07-09 17:19
注意这些事项就可以避免公司名称变更带来的影响!2025-07-09 17:11
嘉德春节拍卖会古书画成亮点2025-07-09 16:33
LPR连续三月“按兵不动”,5年期以上LPR年内仍有望下降2025-07-09 16:24
纪念钞的领航者航天纪念钞2025-07-09 16:15
高古瓷:掀起新一轮收藏热2025-07-09 16:05
挑选战国红玛瑙的三大要点2025-07-09 15:57
安阳火灾事故已造成38死2伤,涉事公司凯信达商贸2021年无人参保2025-07-09 15:46
第三套人民币全套的价格走势2025-07-09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