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意愿比上季减少 居民信心在修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三季度居民信心在“弱复苏”。储蓄
10月9日,意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比上本季收入感受指数、季减收入信心比上季上升,少居储蓄意愿比上季减少,民信就业感受指数、心修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储蓄居民占比略低于上季度。
“虽然消费意愿略低于上季度,意愿但居民消费信心已经进入修复通道。比上”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季减收入和消费意愿是少居影响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虽然消费意愿略有下降,民信但收入感受指数和收入信心指数已经呈现触底反弹的心修态势,分别较上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储蓄此外,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度增加1.2个百分点,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长,这也有利于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三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7.0%,比上季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12.2%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增加1.4个百分点,69.7%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增加2.2个百分点,18.1%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减少3.6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6.5%,比上季上升0.8个百分点。就业感受指数为35.4%,比上季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9.7%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5.1%的居民认为“一般”,45.2%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就业预期指数为45.3%,比上季上升0.8个百分点。
“压力窗口已过,就业形势平稳”。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8月进一步回落,就业形势整体平稳。向前看,调查失业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能够顺利完成全年平均5.5%的预期目标。一方面,保就业稳增长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并落地,用工需求将进一步提振;另一方面,高校毕业季之后,失业率季节性压力最大的时点已过,青年群体失业率将进一步改善。
居民收入及就业形势的向好,避险情绪开始缓和。三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1%,比上季减少0.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9.1%,比上季增加1.2个百分点。
李超预计,消费仍将向上修复空间,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3%,而实际消费支出增速仅为0.8%,1-8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2.3%,收入增长并没有充分反应到消费增长当中,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费场景缺失导致的被动式储蓄上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和手段的进一步优化,人和物的流动将维持修复态势,最终消费率仍有向上提升空间。
三季度不仅居民端收入、就业等数据在改善,企业端的贷款需求也在上升、国内订单指数回升。央行同日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0%,比上季上升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9.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0.6%,比上季上升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1.3%,比上季上升2.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6.3%,比上季上升2.5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0.6%,比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3.6%,比上季上升2.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55.6%,比上季上升1.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为63.8%,比上季上升2.8个百分点。
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订单指数为44.8%,比上季上升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其中,17.3%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国内订单比上季“增加”,55.0%认为“持平”,27.8%认为“减少”。
“居民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信心在修复。这也为推动四季度经济进一步向正常增长水平靠拢奠定了基础。不过,三季央行问卷调查也显示当前宏观经济还有两个突出的短板。”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首先是居民消费动力不足,背后是前期收入增长减速及当期就业感受下滑,以及对未来疫情走势还持有谨慎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前者是主要影响因素。从汽车购置税减半对汽车销量提振作用明显来看,未来宏观政策在促消费方面潜力很大,不排除四季度出台对低收入群体加大消费补贴、对中等收入群体较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的可能。伴随经济回升、就业改善,加之促消费政策发力,四季度居民消费意愿有望上升。
其次,房地产市场低迷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依然较大。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上行,主要受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进度很快等因素推动,基建和制造业贷款需求上升较快,但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仍在低位下行,这主要是受楼市低迷影响下,房企投资意愿不强所致。地产低迷对投资、消费及市场信心都有较强的牵制作用。四季度居民房贷利率还有较大下调空间,涉房税费也有望进一步减免,因城施策下各地限购限售等调控措施也会不同程度放松。如果各项政策调整到位,年底前后楼市有望实现趋势性回暖,这将夯实宏观经济回稳向上的基础。
杜阳也认为居民消费仍有修复空间。“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纷纷下调消费贷利率,支持消费复苏,激活市场活力。为了夯实实体经济恢复基础,LPR多次下调,银行业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机制,在适当范围内灵活调整消费信贷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预计消费信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进而刺激居民消费意愿上涨。”杜阳称。
(责任编辑:综合)
- 金融街购物中心今起暂停营业
- 全线大涨!A股北向资金午后加速入场,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0%,后市怎么走?
- 从企业战略布局看清华熙生物的高成长性
- 鲍威尔青睐的曲线预示着美联储紧缩周期接近尾声
- 美国购房者正愈发会“讨价还价”
- 物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 前10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2.96万亿元 新能源产品“出海”强劲
- 跨国德企高管撰文呼吁务实促进对华关系
- 国内电气领域综合性服务龙头企业 西高院科创板IPO顺利过会
- 专访王义桅:跨国公司确保竞争力,必须与中国市场相结合
- 推特下一任首席执行官,很可能是他
- 银保监会拟修订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将机构主要股东纳入监管范围
- 李晓刚: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 Meta首度裁员过万人扛过“寒冬”,科技公司纷纷“瘦身”挤泡沫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