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发展与人权”边会举行!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发展与人权”边会举行

时间:2025-07-08 08:31:21 来源:杳无音讯网 作者:焦点 阅读:722次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王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联合发展与人权”云上边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国人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权理权边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第届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议会举十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环境人权理论、年环气候变化与人权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展人

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贤兴表示,联合在过去几十年环境法治建设进程中,国人中国将增进和保障公民的权理权边环境权利视为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及义务,为国家立法和政策体系的第届改革完善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议会举中国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年环治理格局,跨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执法效能,展人并且日益注重不同领域人权价值的联合平衡。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卫星表示,中国近十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环境健康和程序性环境权利的重视,公民享有的环境人权得到了更好保障。此外,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法典编纂研究论证工作,这将为公民环境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周孜予介绍了我国在保护稀缺资源黑土地方面的举措,她说,今年8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强调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是对农民环境权的有力保护。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如何保障环境人权引发多位学者讨论。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阿米塔·辛格认为,权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课题。生存权是最重要的人权,代际的平等权尤其值得关注。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安娜·玛丽亚·隆贝格分享了挪威风电场因损害当地畜牧业及牧民权益而被拆除的案例。她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消费者权益及保护、公众低碳权益、气候变化诉讼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智己汽车:8月销量达1007台,环比增长23.4%
  • 海南警方查扣 走私槟榔10.5吨
  • 骨科脊柱类耗材国采开标,竞价规则有何变化?谁是大赢家?
  • 新动能茁壮成长 新经济方兴未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 托稳信贷与债券融资 央行“两支箭”持续呵护民营企业
  • 文旅部拟出新规,规范网络演出经营活动,现公开征求意见
  • 投资45亿欧元 英特尔意大利芯片封装厂敲定选址
  • 深圳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推荐内容
  • 百度联合人民网共建行业大模型,引领全媒体时代内容科技创新
  • 日本这种店铺,突然火了!或加快新开门店速度!受欢迎的原因是→
  • 建行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出资60亿元持股83.33%
  • 经济日报:稀土产业专业化整合提速
  • 中欧基金: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银行高管任职资格审批范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