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人才培养如何跟得上“天文热”升温的速度 正文
时间:2025-07-09 12:59:5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投入加大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有关深空探测、各类观测设备问世等消息不断见诸新闻,国内天文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展天文学教育和研究。一直被称为
近年来,天文热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投入加大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培养建成,有关深空探测、何跟各类观测设备问世等消息不断见诸新闻,得上的速度国内天文学人才的升温需求量不断加大。目前,天文热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展天文学教育和研究。培养一直被称为冷门的何跟天文学专业正在悄然变热。
尽管如此,得上的速度近日,升温在多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天文热天文学专家和学者看来,目前国内培养天文学人才的培养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人才缺口巨大。何跟
中国科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得上的速度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希望:“未来10年内将中国职业天文学者人数至少能提升到1万人。升温”刘继峰说,但以目前每年增长300人的速度来看,是远远无法实现的。
中学时代的刘继峰就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从读大学到出国做博士后研究,再到回国任教,他一直都与天文学打交道。刘继峰观察发现,高考报志愿时,主动填报天文学专业的学生非常少。
刘继峰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6人左右,尽管天文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比其他热门专业低,想学好天文学,要有出色的物理和数学能力做基础,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后,刘继峰发现,很多学生最初不选择天文学专业,不是因为不喜欢,更多人是因为不了解,继而影响了专业选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天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冷门专业,是因为以往国家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大,社会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家长和学生对于进入天文学专业后要学什么课程、未来的就业发展如何也不是很清楚。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数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说,但很多人在生活学习环境中,较少能接触到天文学,这样的梦想和好奇心也就慢慢变淡了。
如何能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热爱天文学?李向东建议,高校天文学科要“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高校老师走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走进社会,通过科普讲座和活动,结合新媒体手段把天文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少年。“请进来”就是通过举办研讨班、夏令营等,邀请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走进高校的天文学院,让他们了解天文学家是怎么研究天体的,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近年来,多所开设天文学专业的高校通过举办系列科普讲座、夏令营和设置天文学拔尖人才班,来发现和培养天文学人才。但对于天文学招生和人才培养而言,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任重而道远。
“天文学者们应该行动起来,多下一些普及天文学知识的‘慢功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陆由俊说。他去中小学讲座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让他印象深刻,提出的问题还会把他难倒。
在陆由俊看来,天文学工作者从事天文科普非常必要,既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不仅如此,不少接受采访的天文学者呼吁:中小学应该开设天文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天文学是唯一没有进入中小学课程的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天文学家们发起成立了天文科学教育联盟,通过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等各方资源,让天文学家、科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互动交流。目前,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已经在北京多所中小学进行试点。通过对中小学的科学老师进行系统和职业化培训,帮助其胜任天文学课程的讲授。
加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启蒙,是“天文热”人才培养需求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文学人才培养的“下游”——高等学校,近年来有利于天文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先后推出。比如,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就包括培养天文学人才。教育部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一直鼓励并协助更多大学成立天文系或设立天文专业。
开设天文专业的一些高校也在提高自身的“内功”上下功夫。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下了不少功夫让被调剂的学生了解和喜欢天文学。在保证本科前两年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为提升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学习天文学的原动力,该校专门为大一、大二年级的天文学专业学生开设了《发现宇宙》课程,由多位中科院院士轮流担任主讲。此外,该校还提前开设天文学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动手拆装望远镜,尝试天文观测。
李向东介绍,从近年来的相关数据看,包括天文学科在内的一些冷门专业,无论从升学、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并不比热门专业差。
李向东以南京大学为例。今年5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报告称:2021届毕业生共8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54%;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分别为15人和19人。从毕业去向看,升学是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5.12%,其中本科生境内外升学深造比超七成。报告还显示,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前三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行业。
在数位受访的天文学专业学生看来,不必太在意外界如何评价天文学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优秀毕业生侯美存已经专攻天文学专业10年了。让她觉得幸运的是,大三时就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侯美存在南京大学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培养。现在,她又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热爱的专业,值得全心去奔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冯浩然说。当年因为高考成绩不如预期,冯浩然没考上心仪大学的天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与天文学相关的光学专业。大学时代,作为学校天文学协会的主力成员,冯浩然经常参加天文科普活动和竞赛。在大学老师的推荐和鼓励下,冯浩然最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物理方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未来从事天文学领域的研究,是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多位接受采访的天文学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天文学工作者、中小学、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共同行动起来,助力天文学持续升温,天文学专业招生和人才培养难题才能真正破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1月14日 05 版
永辉超市一颗白菜卖90元?商家回应2025-07-09 12:51
俄气: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前两年总和2025-07-09 12:35
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损坏或引发爆炸 丹麦瑞典发布航行警告2025-07-09 12:01
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轨道交通通车运营里程全球第一2025-07-09 11:40
山西:创新驱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7-09 11:24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支持外贸稳定发展有关情况2025-07-09 11:03
中加基金债市周报:外汇市场波动加大,关注9月PMI情况2025-07-09 10:36
河北近十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5600亿元2025-07-09 10:32
女版乔布斯被判11年,披露硅谷的创业文化“阴暗面”2025-07-09 10:24
蓝河控股:马嘉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07-09 10:19
高价股不应惧怕高股价2025-07-09 12:43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2025-07-09 12:05
中国煤科与中兴通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5-07-09 11:44
高力国际:三季度北京办公楼市场出现复苏态势2025-07-09 11:42
长三角五城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未来5年要这么干2025-07-09 11:22
欧菲光副总经理被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年薪128万,为实控人弟弟2025-07-09 11:14
调整个税优惠享受口径 海南自贸港新增183天居住要求2025-07-09 10:43
1788次围观,1次出价,申港证券1.1亿股股权拍卖成交2025-07-09 10:23
国际机场协会:全球客运量将于2023年末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5-07-09 10:15
教育部:我国用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入,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2025-07-09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