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时间:2025-07-08 06:19:04 来源:杳无音讯网 作者:知识 阅读:781次

◎记者 黄淑慧

11月以来,评论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净值境下导致纯债基金、化环同业存单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险必修课净值大面积回撤,这再次给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评论

虽然与权益市场相比,净值境下固收类产品的化环回撤绝对数值并不大,但是险必修课这类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对回撤相对敏感,评论因此匆忙赎回所投产品的净值境下现象并不少见。

对此,化环债券研究团队直言,险必修课这一轮债市“巨震”和过往有两点不同:其一,评论理财全面净值化考核与理财产品持有人刚兑预期之间存在矛盾,净值境下即产品一旦出现连续回撤,化环理财产品负债端不稳的属性会被动强化。其二,委托人负债端压力浮现,会加剧管理人抛售压力。

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理解中,纯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以及银行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意味着“稳稳的幸福”。当这一“思想钢印”被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可能“破净”,债基收益可能“一周回到半年前”,给一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造成了较大心理冲击。

尽管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关于产品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自负盈亏的理念已经在市场被反复传递,但是每逢低风险产品遭遇剧烈调整,仍能引发部分投资者产生困惑情绪。这波债市调整中,在一些理财社区,就有大量相关的吐槽声音。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波债市急跌可以让更多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言:“普遍相信没有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无忧无虑的投资者自身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实际上,无论是这波调整,还是今年3月曾出现的固收类产品净值回撤,都在清晰地传递一个常识: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固定收益类基金都存在波动和亏损的风险,“稳健”不等于“每天上涨”或者“不会下跌”,更不意味着保本保收益。

投资的核心在于正确地承担风险。在这次债市调整中,多家资管机构陆续发表投资者教育文章。比如,华泰柏瑞基金就提示,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潜在的风险与收益,判断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当下与其预测下一步行情会何去何从,不如对如何应对波动多一些思考:一是以长期思维淡化短期波动,着眼于中长期回报能够让债基投资更加从容;二是以资产配置的心态做投资,持有合理的预期。

与此同时,这波债市调整也让诸多机构意识到,净值化环境下营销推广和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以年中热销的同业存单基金为例,其一度被当作“货币替代”和“现金管理”来营销。后来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宣传推介口径进行了规范,要求不能片面强调“类货币”“货币替代”等,不得在宣介材料中片面强调该类基金的稳健性,片面强调“低风险”“较低风险”等属性。

波动是一面镜子,既能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找到合适的产品,也能让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净值化环境下我们终将面对的风险必修课。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200美元一晚!中国造的卡塔尔集装箱旅馆长这样
  •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五收跌0.5% 本周下跌2.9%
  • 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抛售价值超1600万美元股票
  • 2022年8月22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 台军称15架次解放军军机在台海周边活动
  •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整个地球都在变得更热,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 媒体刊文:芯片法案治不了美国“芯病”,更不会遂其“芯愿”
推荐内容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
  • 横琴发布“稳经济30条”:培育发展元宇宙等新业态,“集群注册”可享租金及管理费补贴
  • 二季度稳住业绩的同时,网易打出了《暗黑》这张年内“最强牌”
  • 软银CFO回应抛售阿里:为安抚投资者,展示财务状况稳健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港交所年内最大IPO迫近 中国中免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