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已打造270多个易复制、可推广的惠农利民数字金融样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人民人民银行会同农业农村部、银行已打样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于2021年4月启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造多已打造270多个易复制、个易广可推广的复制惠农利民数字金融样板,引导金融业深化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可推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惠农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利民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数字乡村宜居宜业、金融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实金融支撑。人民
文章称,银行已打样板多措并举,造多开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局面。个易广一是复制发挥数字技术驱动作用,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普惠性;二是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助农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能力;三是深化数字金融多向赋能,增进农村公共领域的金融服务质效;四是强化金融科技辐射效应,助力提升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作为国民经济关键性、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关系到数字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文章显示,金融业深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激活涉农金融数据“新农资”,打造数字化生产“新农具”,加大农业现代化关键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助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效。
在数据增信方面的举措包括:运用卫星遥感、电子围栏、数据挖掘等手段加强生产经营链条“数字足迹”的自动化采集、可溯化信任和智能化分析,运用多方安全计算、神经网络等技术加强工商、税务、司法、专利等多维信息融合应用,将诚信经营、纳税信用、守法行为、专利价值等转化为信贷动能,推动农业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让“动产”转化为“不动产”,着力纾解农村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等融资痛点,切实降低涉农金融服务门槛。
在风控机制方面的举措包括:基于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健全农作物数据跟踪溯源、活体抵押物实时监控机制,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手段建立完善涉农信贷多维风控模型,结合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发展特点打造涵盖贷前、贷中、贷后的数字化综合风控能力,提高对农业企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等的监测、预警和处置水平,提升融资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
在场景融合方面的举措包括: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雷达”作用,精准识别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企业融资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农机具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业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数字化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倾斜,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文章称,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既有效保障了民众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也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显著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责任编辑:探索)
- 开始内测 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预约
- 诺安成长基金举牌卓胜微 隐藏的风险不可不防
- 零跑汽车赴港募资追赶“蔚小理”,去年每卖一辆车亏6万元
- 李家超:香港经历风雨有韧力 吁保持信心迎发展
- 国美零售集团副总裁何敬禹:国美共享零售是社会化零售资源聚合、分发以及全域营销的赋能平台
- 联大召开在即,俄乌冲突、粮食与气候危机或成重点议题
- iPhone 14 Pro系列相机翻车 开发者称相机模块受损
- 环球时报社评:哈贝克的“对华天真论”,其实很无厘头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A股明日风口:澳洲Pilbara锂精矿拍卖价刷纪录
- 融资途中坐地起价?乐视控股被判支付6000万回购款,乐视视频直播30天带货2万元
- 前上海首富,发起反击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肖钢:应该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
- 瑞信研究院:2021年全球各地区财富持续增长 北美及中国增速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