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重返地球后首次发文: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今天是王亚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约请来了自不同领域的平重6位作者,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返地发文与读者一道感受时代脉动,球后从阅读中汲取向上向前的首次识点精神力量。航天员王亚平以《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为题进行了分享,用知以下是亮浩文章全文。
从中国空间站的瀚星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王亚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平重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返地发文除了看不够的球后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首次识点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用知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亮浩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王亚平:在激流中创造自己的道路(来源:央视朗读者)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来源 | 人民日报
作者 | 王亚平
(责任编辑:知识)
- ·A股资本地图泰州篇:17家公司上市,市值近千亿,超七成为细分领域龙头
- ·i茅台首度揭秘幕后团队:深夜遇技术问题,团队第一时间赶到会议室,仅用39分钟解决
- ·俄媒:基辛格称美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北约“不明智”
- ·特斯拉:FSD Beta目前有16万名客户
- ·阿里巴巴受累投资单季净亏225亿 2022年底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计划搁浅
- ·德国将借入2000亿欧元并设置能源价格上限以应对天然气价格飙升
- ·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110万个
- ·日柏崎刈羽核电站安全对策预算将达580亿日元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 ·周四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每日优鲜跌超18%,蔚来跌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