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房贷年龄延至80岁?最新回应!一地人均存款26.78万,一图解码→
这地房贷年龄可延长至80岁?地房贷年地人回应来了!
2月12日,龄延一则“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的至岁最新消息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均存
有媒体报道称,款万南宁多个楼盘对外宣称“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图解当天晚上,码→相关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地房贷年地人截至目前,龄延“贷款人年龄不超过70岁这一规定并没有改变,至岁最新未收到总行关于“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的均存通知。
“近期的款万确收到了通知,但目前只有可以执行,图解其他银行仍在落实中。码→”贝壳平台南宁的地房贷年地人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并非“贷款人年龄”不超过80岁,而是“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放宽至不超过80年,即年满50周岁,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均可按最高30年期限申请房贷。
房产中介收到的内部通知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城市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申请方面,关于年龄的限制普遍执行以下条件:申请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有合法有效身份证明、居住证明、收入证明、无不良信用记录、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申请人年龄与借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0年。
“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放宽至不超过80年后,将意味着50岁之前的人,在南宁将能够贷足30年。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事实上,这部分中老年人具有非常好的贷款优势,以后延迟退休,收入是有保障的。这个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照顾了一些老年人或者中老年人的购房养老需求。”
“房贷年龄期限的政策调整空间逻辑上不应超过退休年龄,但政策层面如何调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该政策有利于楼市销售,接下来一些楼市去化压力大、房价总价较高,以及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有可能会跟进。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工行、交行、农行、中行在内的多个银行均已执行南宁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二套房利率已降至4.9%。有业内人士称,此举能有效降低购房成本,有利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者的购房需求。
人均26.78万元!哪里人最爱存钱?一图解码→
哪个地区的人爱存钱?哪个地区的贷款利率最低?
从各地披露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了已发布数据的各省份金融统计数据得出,广东省(除深圳)存款余额最高,是目前唯一一个存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的省份;人均住户存款方面,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分别为26.78万元、21.15万元、12.58万元(注:以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除以各地常住人口计算得出,有一定偏差)。
贷款利率上,在披露数据的省市中对比来看,北京最低,去年该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9%;贷款增速上,投放最猛的是安徽、四川和江苏。特别是安徽,截至2022年12月末,该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99%,增速位列第一。
数据整理自人民银行披露的各地金融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常住人口数据
京沪人民最爱存钱?
都说中国人爱存钱,特别去年存款增量着实可观,就证实了这一点。
央行统计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记者统计各地披露的2022年金融数据来看,存款规模方面,广东(除深圳)领跑全国。截至2022年末,广东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24万亿元,是目前唯一一个存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的地区;江苏、北京紧随其后,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为21.87万亿元、21.86万亿元。
一个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密不可分。这些存款规模可观的省市,也是全国的经济发展龙头。根据各地2022年GDP“成绩单”来看,广东、江苏两省继续“领跑”。其中,2022年广东省GDP逼近13万亿元,紧随其后的江苏省,2022年GDP也首次跨越12万亿元大关。这与上述存款规模的排名相呼应。
存款增速方面,福建省存款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17.45%。另外,内蒙古、新疆两个自治区的存款增速也十分强劲,本外币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7.27%、15.7%。
再来看人均住户存款方面,若以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除以各地常住人口计算可以得出,北京、上海、浙江的人均住户存款位列前三——分别为26.78万元、21.15万元、12.58万元。
存款水平,当然也与各地GDP和收入相关。结合各地GDP情况来看,以GDP除以各地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上海、浙江的人均GDP也位居前列,恰好与上述人均住户存款排位相呼应。
宏观张静静团队分析认为,通过各省的居民存款数据来看,2022年的超额居民存款呈现出地区性特征:收入相对低的省份超额居民存款水平高,收入相对高的省份超额居民存款水平低。
安徽贷款增速居首
从贷款余额情况上看,截至2022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4.57万亿元、20.68万亿元以及18.98万亿元。
贷款增速方面,最为强劲的是安徽省。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安徽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99%,位列第一;四川和江苏紧随其后,同比增速分别为14.81%、14.57%。
信贷数据,其实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镜像。安徽省去年贷款增幅强劲,并不意外。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这些年安徽省实现快速发展,从“农业大省”迈向“制造强省”,外界对此有目共睹。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GDP突破4.5万亿元,跻身GDP总量前十强;GDP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安徽省的汽车制造、光伏、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而这些领域,都是目前金融机构资金投放的重点行业。
贷款利率方面,在实体经济积极让利导向下,多地贷款利率降至历史最低。
记者梳理来看,新发放的贷款利率降至3%的地区不在少数。例如,广东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同比下降50个基点,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超550亿元;北京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9%,通过利率下降向实体经济让利超400亿元。
福建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同比下降41个基点,金融机构合理降费让利261亿元,惠及100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海仅利率下降因素就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约70亿元。
精准支持经济重点领域
看待金融数据,“量”和“质”缺一不可。在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上,各地金融机构不遗余力,充分运用政策工具。这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稳投资的关键。
根据现有数据发现,广东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最高,投放金额1178.3亿元,签约项目274个,撬动总投资共1.93万亿元。浙江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654亿元,江苏已签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470.1亿元,支持项目128个。
西部的重庆市,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近900亿元;位于北方的天津市,去年也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项目投资628.3亿元。
从金融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各地加大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例如,广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32个月高于40%;河南对1596个制造业中长期项目授信592.2亿元,投放贷款302.4亿元;内蒙古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
绿色信贷也是资金流向的重点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统计来看,去年多地绿色信贷增速高于40%。例如,2022年,湖南省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5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4.8个百分点;福建省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8.34%;江苏省绿色信贷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45.2%;广东省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万亿元。
责编: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季宇亮 设计、图编:尤霏霏
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