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年内降准可期 期债后市偏乐观!

年内降准可期 期债后市偏乐观

时间:2025-07-07 15:14:40 来源:杳无音讯网 作者:时尚 阅读:197次

来源:期货日报

10月下旬以来,年内尽管受税期影响银行体系资金面有所收敛,降准但在央行连续大额逆回购操作、可期避险情绪升温等影响下,期债债市走强,后市对应国债期货大幅上涨,偏乐逼近前期高点。年内后期看,降准经济大概率延续弱修复格局,可期流动性环境将延续稳中趋松局面,期债宽信用仍面临阻碍,后市利率将继续下行,偏乐国债期货后市依旧偏乐观。年内

经济弱修复态势延续,降准政策仍需发力。可期最新公布10月制造业PMI为49.2%,低于前值的50.1%;非制造业PMI为48.7%,低于前值的50.6%。在8月和9月连续改善后,景气指标再度转头向下。产需两端指标均有所下降,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环比回落1.9和1.7个百分点。从高频数据看,10月经济延续结构分化特征,体现为基建较稳、地产偏淡、出口放缓、贷款需求仍不足。第一,开工率小幅回落,指向基建和地产投资等建筑需求较为温和;第二,地产中30个大中城市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第三,出口运价指数继续回落,分航线看,地中海、欧洲和美西航线10月运价环比跌幅大于20%,指向美欧需求明显放缓。

因此,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稳固,稳增长政策仍需继续发力,尤其是年内尚有空间的货币政策。

欧美衰退预期升温,海外紧缩政策的外溢影响减弱。最新公布的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2.6%,继前两个季度GDP连续为负后,美国三季度GDP出现反弹,且高于市场预期,较上季度大幅回升。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录得正值,主因为净出口大幅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出现好转,一方面,净出口改善源于进口回落和出口抬升,恰恰反映了其国内需求持续放缓;另一方面,GDP同比增速持平上月,而代表经济内生动力的消费和投资同比增速则持续放缓。笔者认为,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影响的进一步兑现,美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行,并于1—2个季度内步入实质性衰退。结合近期其他央行及美联储官员的讲话看,全球央行对继续大幅加息态度略有转向。

从10月下旬传出美联储或于12月降低加息幅度开始,到上周加拿大央行意外加息50个基点,显示出美联储在完成11月75个基点加息后降低未来加息幅度的可能。受此影响,美国十债见顶回落至4%以下。而欧洲央行虽如期加息75个基点,但删除了“以后仍将加息几次”的说法,也提及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受鹰派紧缩有可能转向影响,近期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鹰派紧缩对其他经济体债市的外溢影响。

银行保险等配置机构开始增持利率债、减持信用债。2022年9月中债登债券总托管量环比增加9400亿元至94.96万亿元,增量主要来源于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上清所债券总托管量环比增加4734亿元至31.21万亿元,增量主要来源于同业存单和中期票据。银行间债券总托管量增加14134亿元至126.17万亿元,环比增长1.13%。从不同机构的增持情况看,商业银行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加9097亿元,主要增持国债。商业银行分别增持国债、政策性银行债5512亿元、2751亿元;保险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加679亿元,主要增持国债。保险机构分别增持国债、政策性银行债311亿元、25亿元。广义基金等交易型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加4023亿元,主要增持同业存单。广义基金分别增持政策性银行债、国债1394亿元、93亿元;广义基金整体增加了主要利率债配置1487亿元,减少了主要信用债配置1671亿元。证券公司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加286亿元,主要增持国债。证券公司分别增持国债387亿元、减持政策性银行债124亿元。境外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减少657亿元(8月减少340亿元),主要减持国债,是继2022年2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减持,减持规模略有扩大。此外,继7月和8月小幅增持国债后,境外机构9月减持国债358亿元,或与中美债利差逐步扩大有关。

四季度降准仍可期。今年四季度MLF到期量分别为5000亿元、10000亿元及5000亿元,为央行主动调节提供了较大空间。10月央行等量续作MLF,市场降准预期落空后,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收拢。11月央行对MLF的续作方式及是否降准值得关注。从近期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单周净投放8400亿元)以促进资金面平稳跨月来看,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依然较为明确,因此无需过度担忧资金面过快收紧。短期看,消费修复斜率较低、外需回落风险持续、地产投资难以快速扭转,经济弱复苏态势将延续,且海外经济逐步滑入衰退的风险加大,因而仍需货币政策发力,进一步呵护宽信用进程。

此外,虽然9月金融数据出现了大幅好转,但近期票据利率指向社融延续弱修复,在排除政策因素后,内生的融资需求依然不足,货币政策难以快速收紧,仍需维持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状态以支持经济发展。因此,后续仍有降准的可能。(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涨价!月销量连续冲过20万辆大关,比亚迪打出什么牌?
  • 西安:在限购区域无住房家庭 落户后即可购买首套二手住房
  • 欧洲气价短线拉涨!俄气警告:将限制途径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
  • 唯品会Q3营收同比下降13.3%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68.4%
  • 赞助世界杯金额过亿,但现代起亚在中国正退出主流视野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 中保投资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保险资金监管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空间
  • 联创股份告赢了!这家公司,并购对象造假,法院判了…
推荐内容
  • 标普:若美国陷入轻度衰退 美企违约率将飙升至3.75%
  • 港中旅拟以1.25亿元转让苏州姑苏饭店100%股权
  • 中汽协: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5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6.2%
  • 净值化时代需正视风险 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 海信在世界杯打广告称“中国第一”引争议 律师:难用《广告法》监管,但涉嫌不正当竞争
  • 麦格理:维持海尔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47.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