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第一季度投诉分析 食品类、日用商品类投诉同比上升
原标题:中消协发布第一季度投诉分析 食品类、中消日用商品类投诉同比上升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28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布第日用商品类、季度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投诉同比食品类、分析服装鞋帽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于商品类投诉量前五位。食品上升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类日食品类、用商日用商品类投诉量比重上升2.87和1.94个百分点。品类生活社会服务类、中消互联网服务类、布第教育培训服务类、季度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与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五位。投诉投诉同比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分析邮政业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上升1.41个百分点。食品上升
投诉热点问题涉及:
智能产品安全问题。智能产品存在质量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
新商业模式营销问题。一些商家和个人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相关平台不承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责任,主播拉黑用户或卷钱跑路后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部分主播编造剧情销售问题产品。
新技术手段操控问题。一些经营者利用新技术手段操控价格、设套牟利花样翻新,移动支付方式下仍采用传统“四舍五入”方式收费有违诚信公平;部分网络平台设置自动续费免费试用容易,但取消关闭难;一些“团长”利用社交平台“接龙”小程序卷钱跑路。
网络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一些网络平台通过会员服务协议排除、限制消费者诉讼管辖选择权问题。
配套服务保障问题。有些智能产品型号更新快,企业售后服务和维修人员业务知识和能力无法完全跟上需求;部分网络游戏停止运营后未消费虚拟币、未失效服务得不到赔偿或补偿措施不合理;消费者评价权行使遭限制或干扰,部分网络平台故意隐藏消费者评价,一些商家甚至对差评消费者实施人格侮辱和人身威胁等。
中消协建议,政府要加强立法研究,完善有关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督促企业正确对待科技创新与消费者安全问题。企业应坚持伦理先行,实现负责任的创新;杜绝强制交易和差别待遇;重视消费者诉求,让消费者共享技术进步成果。消费者要运用科技手段做好消费功课;树立科学、适度消费理念;注意证据收集和固定;加强新问题监督。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责任编辑:百科)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网易加速游戏业务出海,于德克萨斯州开设首家美国工作室
- ·外媒:美能源部计划减少美国对俄罗斯铀的依赖
- ·腾讯投资的OA第一股“戴帽”连续两天跌停!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事涉实控人和两名副总,公司回应质疑
- ·邦达亚洲:多重利好因素支撑 美元指数刷新6日高位
- ·农业赛道过热?熊猫资本李论:拥抱泡沫 啤酒有泡沫才好喝
- ·七国集团领导人据悉将在周日讨论针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措施
- ·泰康人寿2021年实现营收2285.7亿元 同比增长6.9%
- ·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 ·宁德时代周线五连跌,基金经理:目前就是底部区域